| 成語解釋 | 漢末孔融兄弟七人,融居第六,四歲時,與諸兄共食梨,融取小者,大人問其故,答道:“我小兒,法當取小者。”見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李賢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時,祖母集諸孫侄,散棗栗于床,群兒皆競取,泰獨不取。問之,答道:“不取,自當得賜。”見《梁書·王泰傳》。后因以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漢末孔融兄弟七人,融居第六,四歲時,與諸兄共食梨,融取小者,大人問其故,答道:“我小兒,法當取小者。”見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李賢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時,祖母集諸孫侄,散棗栗于床,群兒皆競取,泰獨不取。問之,答道:“不取,自當得賜。”見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交往等 |
| 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推棗讓梨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|
| 成語謎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