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妝 用脂粉等使容貌美麗。
掩飾 飾:修飾。遮蓋修飾使人看不出真相:掩飾錯(cuò)誤|劉備將聞言失箸緣故,輕輕掩飾過了。
妝飾 1.打扮。 2.指裝飾品。 3.打扮的式樣。
裝扮 1.化裝;假扮。 2.打扮。 3.打扮出來的模樣。
裝束 ①整理行裝:裝束完畢,馬上出發(fā)。 ②服飾的打扮:裝束樸素。
打扮 1.使容貌和衣著好看;裝飾。 2.指打扮出來的樣子。
點(diǎn)綴 ①加以襯托或裝飾,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:蔚藍(lán)的天空~著朵朵白云ㄧ青松翠柏把烈士陵園~得格外肅穆。 ②裝點(diǎn)門面;應(yīng)景兒;湊數(shù)兒。
裝點(diǎn) 1.亦作"?點(diǎn)"。 2.裝飾點(diǎn)綴。 3.點(diǎn)綴品。 4.張揚(yáng),夸大。
粉飾 涂飾表面,掩蓋污點(diǎn)或缺點(diǎn):~門面 ㄧ~太平。
修飾 ①修改潤飾文辭,使完美:不加修飾,不添枝加葉,盡可能寫得樸素、真實(shí)。 ②打扮裝飾使美觀:婦人貌不修飾,不見君父|修飾一新。
妝點(diǎn) 1.裝飾,打扮。 2.謂點(diǎn)綴。 3.指修飾文字。 4.渲染敷衍。
裝潢 ①即“裝裱”。古代書畫作品一般用黃檗汁染的紙(即潢紙)裝裱,故稱。 ②裝飾物品使美觀:裝潢得很漂亮。 ③物品的裝飾:要重視質(zhì)量,不能只講裝潢。
裝璜 1.見"裝潢"。
1.打扮;修飾。
2.裝潢。
3.點(diǎn)綴,裝點(diǎn)。
4.指裝飾品。
5.猶夸飾。
[decoration;ornament] 起修飾美化作用的物品
造型的輪廓和雕刻裝飾
(1).打扮;修飾。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梁鴻》:“﹝ 孟光 ﹞及嫁,始以裝飾入門。七日而 鴻 不答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風(fēng)操》:“ 江 南風(fēng)俗,兒生一期,為製新衣,盥浴裝飾?!?span id="lz5nj5n" class="shu">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 沉先生 只得依著女兒的言語,看著他裝飾起來。” 魏巍 《東方》第六部第三章:“小小的舞臺,經(jīng)過紅綠彩綢的裝飾,顯得十分美觀。”
(2).裝潢。 唐 韓愈 《與陳給事書》:“獻(xiàn)近所為《復(fù)志賦》已下十首為一卷,卷有標(biāo)軸,《送孟郊序》一首,生紙寫,不加裝飾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三》:“書紙半已漶滅,而印記奇古,裝飾都雅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黃源》:“《表》能夠通過,那總算是好的,但對于這譯本,我不想怎么裝飾它了?!?br/>
(3).點(diǎn)綴,裝點(diǎn)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孫用》:“書店為裝飾面子起見,愿意初版不賺錢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十:“他要聽聽 日本 人說什么,要看看給 日本 人作裝飾的文藝家的面目?!?沉從文 《牛》:“他們會說話,用言語裝飾自己的道德仁慈,又用言語作惠,雖惠不費(fèi)?!?br/>
(4).指裝飾品。 老舍 《犧牲》:“屋里的氣味很像個(gè) 歐 化了的 日本 家庭,可是沒有那些靈巧的小裝飾?!?艾青 《在浪尖上》詩:“人民要求生存的權(quán)利,民主不應(yīng)該是一種裝飾?!?br/>
(5).猶夸飾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內(nèi)閣三·言官論人》:“又如戊申年一禮部郎,論首揆 朱山陰 十二大罪,其事之裝飾不足言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