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修文 : 1.采取措施加強(qiáng)文治,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,提倡禮樂教化等。2.舊以"修文郎"稱陰曹掌著作之官,故以"修文"指文人之死。偃武 : 1.停息武備。
修文偃武是什么意思
提倡文教,停息武備。
國語辭典修明文教,偃息武備。《三國演義.第九八回》:「只宜修文偃武,增設(shè)學(xué)校,以安民心。」也作「偃武修文」、「偃武興文」。
| 成語解釋 | 提倡文教,停息武備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唐·薛逢《九日曲池游眺》:“正當(dāng)海晏河清日,便是修文偃武時(shí)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政策等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偃武修文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20回:“那時(shí)宋朝自從南渡以來,家國偏安,僅云小康,正是修文偃武之際,重的極是文人。” |
| 成語謎語 |
提倡文教,停息武備。
國語辭典修明文教,偃息武備。《三國演義.第九八回》:「只宜修文偃武,增設(shè)學(xué)校,以安民心。」也作「偃武修文」、「偃武興文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