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韜晦 : “韜光晦跡”的縮語。收斂鋒芒,隱藏蹤跡。比喻深藏不露:既歸,益自韜晦,讀書不出|韜晦之計。待時 : 1.謂等待時機。
韜晦待時是什么意思
謂掩藏鋒芒,隱匿蹤跡,等待時機。
國語辭典掩藏才華,隱匿行跡,等待時機而有所作為。如:「明哲保身,韜晦待時,是古人處亂世之道。」
| 成語解釋 | 謂掩藏鋒芒,隱匿蹤跡,等待時機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茅盾《蝕·動搖》:“辛亥那年國光就加入革命,后來時事日非,只好韜晦待時?!?/td>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當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韜光俟奮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劉斯奮《白門柳·夕陽芳草》第七章:“‘唾面自干,韜晦待時’,古人尚且難免,又何況我錢謙益!” |
| 成語謎語 |
謂掩藏鋒芒,隱匿蹤跡,等待時機。
國語辭典掩藏才華,隱匿行跡,等待時機而有所作為。如:「明哲保身,韜晦待時,是古人處亂世之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