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二豎 : 據《左傳·成公十年》記載:晉景公夢見自己所患的疾病變成“二豎子”(兩個小孩),他們為了躲避良醫,藏匿在“肓之上,膏之下”,致使景公的病成為不治之癥。后用“二豎”借指病魔。生僻成語小百科
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,山嶺倒塌。多形容巨大變故。 »
閉門思愆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。同“閉合思過”。 »
成語解釋 | 豎:小子;二豎:指病魔;虐:侵害。比喻疾病纏身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左傳·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醫于秦。秦伯使醫緩為之。未至,公夢疾為二豎子,曰:‘彼良醫也,懼傷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疾病纏身 |
成語結構 | 主謂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疾病纏身、病入膏肓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他這段時間二豎為虐,閉門不出 |
成語謎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