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不窺堂是什么意思
見"坐不窺堂"。 國語辭典端坐不妄視。形容人端正守禮。《三國志.卷一六.魏書.鄭渾傳》裴松之注引《張璠漢紀(jì)》曰:「張孟卓東平長者,坐不窺堂。」
| 成語解釋 | 端坐不斜視,專心一意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鄭太傳》:“張孟卓東平長者,坐不窺堂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緊縮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專心一意 |
| 反義詞 | 三心二意 |
| 成語例子 | 林教授成天在書房中看書,坐不窺堂,啥家務(wù)事也不干。 |
| 成語謎語 |
端坐不妄視。形容人端正守禮。《三國志.卷一六.魏書.鄭渾傳》裴松之注引《張璠漢紀(jì)》曰:「張孟卓東平長者,坐不窺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