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人心 : 1.人的心地。2.特指善良的心地﹑良心。3.指人們的意愿﹑感情等。渙散 : ①(精神、組織、紀(jì)律等)散漫;松懈:士氣~ㄧ精神~。②使渙散:~軍心 ㄧ~組織。
人心渙散是什么意思
渙散:散漫,松懈。形容人心不齊
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渙散,遂至天下騷動(dòng)。——清· 畢沅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元紀(jì)》
國語辭典形容人心動(dòng)蕩離散。《清史稿.卷五二七.屬國傳二.越南傳》:「越國人心渙散,能否自立,尚未可知。」也作「人心渙漓」。
| 成語解釋 | 渙散:散漫,松懈。思想不統(tǒng)一。形容人心不齊。亦作“人心渙漓”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清·畢沅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元紀(jì)·順帝至正二十四》:“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渙散,遂至天下騷動(dòng)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心不齊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主謂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一盤散沙 |
| 反義詞 | 萬眾一心 |
| 成語例子 | 越國人心渙散,能否自立,尚未可知。★《清史稿·越南傳》 |
| 成語謎語 |
渙散:散漫,松懈。形容人心不齊
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渙散,遂至天下騷動(dòng)。——清· 畢沅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元紀(jì)》
國語辭典形容人心動(dòng)蕩離散。《清史稿.卷五二七.屬國傳二.越南傳》:「越國人心渙散,能否自立,尚未可知。」也作「人心渙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