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胞物與是什么意思
宋·張載《西銘》:“民吾同胞,物吾與也。”意謂世人,皆為我的同胞;萬物,俱是我的同輩。后因以謂泛愛一切人和物。
國語辭典視人民如同胞,視動物如同類。語本宋.張載〈西銘〉:「民吾同胞,物吾與也。」比喻博愛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.第一五回》:「大凡世上肯拿出錢來做善事的,那里有一個是認真存了『仁人惻隱』之心,行他那『民胞物與』的志向?不過都是在那里邀福。」
| 成語解釋 | 民為同胞,物為同類。泛指愛人和一切物類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宋 張載《西銘》:“民吾同胞,物吾與也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聯合式;作賓語;指泛愛的一切人和物 |
| 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那里有一個是認真存了“仁人測隱”之心,行他那“民胞物與”的志向,不過都是在那里邀福。(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十五回 |
| 成語謎語 | 博愛 |
宋·張載《西銘》:“民吾同胞,物吾與也。”意謂世人,皆為我的同胞;萬物,俱是我的同輩。后因以謂泛愛一切人和物。
國語辭典視人民如同胞,視動物如同類。語本宋.張載〈西銘〉:「民吾同胞,物吾與也。」比喻博愛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.第一五回》:「大凡世上肯拿出錢來做善事的,那里有一個是認真存了『仁人惻隱』之心,行他那『民胞物與』的志向?不過都是在那里邀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