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不識 : 1.不知道,不認識。2.西周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不識不知是什么意思
謂不識古今。形容古代民風淳樸。
猶不知不覺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逖聽遐視 謂視聽范圍很遠很廣。 »
兇喘膚汗 形容疲乏到極點。 »
晝警暮巡 白天黑夜警戒。比喻防范嚴密。 »
成語解釋 | 沒有多少知識。舊喻民風淳樸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戰(zhàn)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堯乃微服游于康衢,聞兒童謠曰:‘立我蒸民,莫匪爾極,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。’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識古今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不知不覺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然嘗聞堯舜之世,十日一風,五日一雨,百姓耕田而食,鑿井而飲,所謂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”是也。(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八回 |
成語謎語 |
謂不識古今。形容古代民風淳樸。
猶不知不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