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迷途 : ①迷失道路:迷途知返|一路尋訪,不覺迷途。②錯誤的道路:引入迷途|陷于迷途。迷途知反是什么意思
1.迷路后知道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。 國語辭典覺察自己步上錯誤之途,而能加以改正。南朝梁.丘遲〈與陳伯之書〉:「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與;不遠(yuǎn)而復(fù),先典攸高。」也作「迷途知返」、「迷涂知反」。近回頭是岸,覺返迷津,知錯能改反執(zhí)迷不悟﹑頑固不化
| 成語解釋 | 迷途:迷路;反:反回。迷了路知道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能改正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《南史 陳伯之傳》:“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與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指知錯就該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偏正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迷途知返 、迷而知返 |
| 反義詞 | 迷而不返 |
| 成語例子 | 一個人要迷途知反、知錯必改。 |
| 成語謎語 |
覺察自己步上錯誤之途,而能加以改正。南朝梁.丘遲〈與陳伯之書〉:「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與;不遠(yuǎn)而復(fù),先典攸高。」也作「迷途知返」、「迷涂知反」。近回頭是岸,覺返迷津,知錯能改反執(zhí)迷不悟﹑頑固不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