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存若亡是什么意思
1.有時記在心里,有時則忘記掉。《老子》:"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"后用以形容若有若無,難以捉摸。 國語辭典似有若無。《文選.馬融.長笛賦》:「微風纖妙,若存若亡。」《文選.王巾.頭陁寺碑文》:「況視聽之外,若存若亡。」
生僻成語小百科
梟蛇鬼怪 比喻丑惡之徒。 »
貴不期驕 謂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。語本《書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驕,祿不期侈。”孔傳:“貴不與驕期,而驕自至;富不與侈期,而侈自來,驕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斐然向風 見“斐然鄉風”。 »
國不堪貳 國家受不了兩屬情況的存在。 »
遐方絕壤 見“遐方絕域”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