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龍見首不見尾是什么意思
見"神龍見首"。 國語辭典比喻有異能者行蹤神秘,不露真相。清.黃宗羲〈黎眉郭公傳〉:「朝廷物色之不可得,后有見于蜀中者。神龍見首而不見尾,若公者,焉知其不猶在耶?」
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網絡解釋
神龍見首不見尾,原是談詩的神韻,后用來比喻人行蹤神秘,不露真相,也比喻言辭閃爍,使人難以捉摸。
| 成語解釋 | 原是談詩的神韻,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,剛一露面又不見了。也比喻言辭閃爍,使人捉摸不透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清 趙執信《談龍錄》:“詩如神龍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復句式;作賓語、分句;含貶義 |
| 成語結構 | 復句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神龍見首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茅盾《劫后拾遺》:“劉美美也如神龍見首不見尾,從此報紙上少了吸引人的新聞。” |
| 成語謎語 |
比喻有異能者行蹤神秘,不露真相。清.黃宗羲〈黎眉郭公傳〉:「朝廷物色之不可得,后有見于蜀中者。神龍見首而不見尾,若公者,焉知其不猶在耶?」
神龍見首不見尾,原是談詩的神韻,后用來比喻人行蹤神秘,不露真相,也比喻言辭閃爍,使人難以捉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