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躲西跑是什么意思
四處逃散,分頭躲藏。形容極為驚慌
這番遇了秦叔寶,里外夾攻,殺得東躲西跑,南奔北竄。——《隋唐演義》
國語辭典四處逃跑、躲避。形容害怕至極,避之唯恐不及。《隋唐演義.第五回》:「前時這干強徒,倚著人多,把一個唐公與這些家逼來逼去,甚是威風。這番遇了秦叔寶,里外夾攻,殺得東躲西跑,南奔北竄。」也作「東躲西逃」。
成語解釋 | 躲:躲藏,避開。形容四處逃散,分頭躲藏。形容極為驚慌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清 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五回:“這番遇了秦叔寶,里外夾攻,殺得東躲西跑,南奔北竄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狀語;指驚慌 |
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東躲西藏 、東躲西逃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〖示例〗他被打得東躲西跑的。 |
成語謎語 |
四處逃散,分頭躲藏。形容極為驚慌
這番遇了秦叔寶,里外夾攻,殺得東躲西跑,南奔北竄。——《隋唐演義》
國語辭典四處逃跑、躲避。形容害怕至極,避之唯恐不及。《隋唐演義.第五回》:「前時這干強徒,倚著人多,把一個唐公與這些家逼來逼去,甚是威風。這番遇了秦叔寶,里外夾攻,殺得東躲西跑,南奔北竄。」也作「東躲西逃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