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相驚擾 自己人互相驚動(dòng),引起騷亂。
伯有:春秋時(shí)鄭國(guó)大夫良霄的字,相傳他死后鬼魂作祟。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。
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 鄭 人相驚以 伯有 ,曰:‘ 伯有 至矣。’則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 襄 三十年, 鄭 人殺 伯有 ,言其鬼至。”后因以“相驚伯有”形容自相驚擾。 梁?jiǎn)⒊?《談判與宣戰(zhàn)》:“況且 歐 美 各國(guó),提起‘赤化’兩字,便相驚以 伯有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