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正 ①物體不歪斜;物體各部分保持應(yīng)有的平衡狀態(tài):五官~ㄧ字寫得端端正正。 ②正派;正確:品行~。 ③使端正:~學(xué)習(xí)態(tài)度。
不正派:行為不端。
[improper;dishonorable] 不正經(jīng),不正直、端莊
行為不端
(1).不正;不正派。《后漢書·陳敬王劉羨傳》:“ 酺 等奏 愔 職在匡正,而所為不端。” 宋 張綱 《駁陳鑄吳說差遣指揮狀》:“臣伏見 吳説 陳鑄 輕儇不端,皆無素行。” 魯迅 《準(zhǔn)風(fēng)月談·吃白相飯》:“或者誣人不端,或者賴人欠錢。”
(2).指不正直的人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則有 晉 、 鄭 ,咸黜不端,以綏定王家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為王室去不端直之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