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氣吞聲 忍氣:受了氣不發(fā)作;吞聲:不敢出聲。指受了氣勉強忍耐,有話不敢說出來。
忍辱負重 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,忍受暫時的屈辱。
再也忍受不下去了。
到了不能忍耐的地步
那句話已使人忍無可忍了
忍受到再也無法忍受下去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孫禮傳》:“﹝ 孫禮 ﹞涕泣橫流。 宣王 曰:‘且止,忍無可忍。’” 蔡東藩 《唐史通俗演義》第六十回:“公主未免挾貴自尊, 曖 忍無可忍。” 張?zhí)烀?《戰(zhàn)士通過雷區(qū)》:“他們欺人太甚,我們?nèi)虩o可忍,被迫自衛(wèi)還擊,是應該的,也到時候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