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糊 ①不明確;不清晰:~其辭丨他的話很~,不明白是什么意思。 ②不認真;馬虎:這事一點兒也不能~。 ③示弱(多用于否定):要比就比,我絕不~?!沧骱?。
1.明智﹑明察貌。多用于歌頌帝王或神靈。
2.明察賢明之士。
3.指顯然有明德之人。
4.猶黽勉。勤勉;勉力。
5.明亮。
6.引申為照亮。
7.形容尊貴至極。
8.顯然;清楚。
9.引申為公然。
10.表明。
11.表示顯然如此或確實,以加重語氣。
(1) ∶顯然如此,確實
這話明明是她說的,還用爭?
(2) ∶清楚,顯然
工業落后的問題,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
(1).明智、明察貌。多用于歌頌帝王或神靈。《詩·大雅·常武》:“赫赫明明,王命卿士。” 毛 傳:“明明然,察也。” 晉 陶潛 《讀<山海經>》詩之十一:“明明上天鑒,為惡不可履?!?宋 王禹偁 《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》詩:“明明圣天子,德教如四維?!?br/>
(2).明察賢明之士。《書·堯典》:“明明揚側陋。” 孔穎達 疏:“汝當明白舉其明德之人於僻隱鄙陋之處。”
(3).指顯然有明德之人。《墨子·尚賢中》:“羣后之肆在下,明明不常,鰥寡不蓋?!?br/>
(4).猶黽勉。勤勉;勉力。《詩·魯頌·有駜》:“夙夜在公,在公明明?!?馬瑞辰 通釋:“在公明明,猶言在公勉勉也?!?span id="59vnp7zbff" class="shu">《漢書·楊惲傳》:“明明求仁義,??植荒芑裾?,卿大夫之義也?!?宋 梅堯臣 《送李南玉》詩:“明明趨財利,莫卹前人嗤?!?br/>
(5).明亮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短歌行》:“明明如月,何時可掇!” 唐 劉商 《胡笳十八拍·第四拍》:“漫漫胡天叫不聞,明明 漢 月應相識。” 趙樹理 《孟祥英翻身》三:“院里靜靜的,一天星斗明明的,衣服潮得濕濕的。”
(6).引申為照亮。 唐 李白 《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》:“明明千秋,如月在水。”
(7).形容尊貴至極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皇子生頌》:“仁圣奕代,永載明明。” 趙幼文 校注:“明明,形容尊貴至極之詞?!?br/>
(8).顯然;清楚。 唐 皎然 《雜興》詩之一:“請從象外推,至論尤明明;同年上帝,休祥淑禎?!?清 黃宗羲 《答范國雯問喻春山律歷》:“舍明明可據之天象,附會 漢 儒所不敢附會者,亦心勞而術拙矣。”
(9).引申為公然。《西游記》第三十回:“那呆子有些怕他,又不敢明明的見他?!?br/>
(10).表明。 清 袁枚 《續新齊諧·溫元帥顯靈》:“眾伙計云:非主人仁厚,我輩皆當受刑。雖然,我輩亦當赴元帥廟明明心?!?span id="59vnp7zbff" class="shu"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十一回:“ 周福 道:‘賞是不敢望賞,不過查著了,可以明明心跡罷了?!?br/>
(11).表示顯然如此或確實,以加重語氣。 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第一折:“你看如此春景,真乃詠之不足,翫之有餘,明明是一幅丹青圖畫也?!?金克木 《文化的解說》四:“明明只是一個人或則一塊石頭,你看成了神,那也不能說你錯,然而對于有真正認識的人說,‘人’是‘真’的存在,而‘神’是‘幻’的存在?!比纾哼@話明明是他說的,用不著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