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亡政息是什么意思
謂賢臣不在位,則所行善政便會遭到廢棄。語出《禮記.中庸》:"其人存,則其政舉;其人亡,則其政息。"孔穎達疏:"若位無賢臣,政所以滅絶也。"后指執政者死后其政不行。參見"人存政舉"。 國語辭典本指為政在于得人則政行,不得其人則政廢。語本《禮記.中庸》:「哀公問政,子曰:『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,其人存則其政舉,其人亡則其政息。』」后用以指執政者不在其位,則他所制定的政策也隨著廢棄了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貴不期驕 謂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。語本《書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驕,祿不期侈。”孔傳:“貴不與驕期,而驕自至;富不與侈期,而侈自來,驕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遐方絕壤 見“遐方絕域”。 »
朝穿暮塞 比喻頻繁地興建房屋。 »
祛蠹除奸 驅除禍害,消除奸佞。 »
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,山嶺倒塌。多形容巨大變故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