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黃鐘 : 1.亦作"黃鐘"。2.古之打擊樂器,多為廟堂所用。3.樂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。4.比喻君王。5.以黃鐘調為基音之樂曲。6.敬稱他人之詩文。7.古代為了預測節氣,將葦膜燒成灰,放在律管內,到某一節氣,相應律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。黃鐘律和冬至相應,時在十一月。8.指與冬至日相應的律管。9.唐教坊曲名。黃鐘長棄是什么意思
見"黃鐘毀棄"。 國語辭典比喻賢才不受重用。參見「黃鐘毀棄」條?!读凝S志異.卷一.葉生》:「君出余緒,遂使孺子成名。然黃鐘長棄,奈何!」
成語解釋 | 見“黃鍾毀棄”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葉生》:“公一日謂生曰:‘君出余緒,遂使孺子成名。然黃鐘長棄奈何!’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貶義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 |
成語結構 | 緊縮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黃鐘毀棄,瓦缶雷鳴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|
成語謎語 |
比喻賢才不受重用。參見「黃鐘毀棄」條?!读凝S志異.卷一.葉生》:「君出余緒,遂使孺子成名。然黃鐘長棄,奈何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