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殃民 : 1.使百姓受禍害。禍國殃民是什么意思
使國家和人民遭受禍殃
國語辭典使國家和人民都受到災禍。如:「這些漢奸禍國殃民,無惡不作,令人痛恨。」也作「病國殃民」。反成仁取義
禍國殃民的網(wǎng)絡解釋
禍、殃:帶來災難;使受損害。危害國家;殘害人民。
用作貶義。多指當權(quán)的人或集團。一般作謂語、定語。
| 成語解釋 | 禍、殃:帶來災難;使受損害。危害國家;殘害人民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章炳麟《正學報緣起 例言》:“如去歲兗州之變,西報指斥疆臣,謂其禍國殃民,肉不足以啖狗彘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貶義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國,不能讀作“ɡuǒ”。 |
| 成語辨形 | 殃,不能寫作“秧”。 |
| 近義詞 | 蠹國害民 |
| 反義詞 | 安邦定國 、富國安民 、保國安民 |
| 成語例子 | 如去歲兗州之變,西報指斥疆臣,謂其禍國殃民,肉不足以啖狗彘。(章炳麟《正學報緣起 例言》) |
| 成語謎語 |
使國家和人民遭受禍殃
國語辭典使國家和人民都受到災禍。如:「這些漢奸禍國殃民,無惡不作,令人痛恨。」也作「病國殃民」。反成仁取義
禍、殃:帶來災難;使受損害。危害國家;殘害人民。
用作貶義。多指當權(quán)的人或集團。一般作謂語、定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