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失色 : ①失去原來的光彩:黯然失色|這景色真是美得使我以前所見的都要失色。②因驚恐而改變臉色:大驚失色。大驚失色是什么意思
形容非常驚恐,嚇得變了臉色
忽見曹操帶劍入宮,面有怒容,帝大驚失色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國語辭典形容十分驚嚇,以致變了臉色?!度龂萘x.第二四回》:「忽見曹操帶劍入宮,面有怒容,帝大驚失色?!埂豆賵霈F形記.第二○回》:「今聽他如此一番言語,不覺大驚失色。 」
成語解釋 | 色:神色。大為吃驚;臉色失常。形容極度驚恐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忽見曹操帶劍入宮,面有怒色,帝大驚失色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連動式;作謂語、補語;表示下意識的表情 |
成語結構 | 連動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色,不能讀作“shǎi”。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膽戰心驚 、心驚肉跳 、面如土色 |
反義詞 | 不動聲色 、若無其事 、從容不迫 |
成語例子 | 金方伯聽見不是王慕維,又自稱舉人,不覺大驚失色。(清 張春帆《宦海》第二回) |
成語謎語 |
形容非常驚恐,嚇得變了臉色
忽見曹操帶劍入宮,面有怒容,帝大驚失色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國語辭典形容十分驚嚇,以致變了臉色?!度龂萘x.第二四回》:「忽見曹操帶劍入宮,面有怒容,帝大驚失色?!埂豆賵霈F形記.第二○回》:「今聽他如此一番言語,不覺大驚失色。 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