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血刃 : 血沾刀口,指殺人:三軍投降者,俱免血刃。引申指戰(zhàn)爭:不知血刃起中原。兵無血刃是什么意思
同"兵不血刃"。 國語辭典比喻輕易得勝。參見「兵不血刃」條。唐.陳子昂〈燕然軍人畫像銘.序〉:「嘗聞西方之圣有能仁者,兇吉之業(yè)各報以直。則使元惡授首,群甿不孤。兵無血刃,荒戎底定,豈不在于大雄乎?」
| 成語解釋 | 指戰(zhàn)事順利,未經(jīng)交鋒或激戰(zhàn)而取得勝利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《北史 序傳 涼武昭王李暠》:“昭王以緯世之量。為群雄揚奉,兵無血刃,遂啟霸業(yè),乃修敦煌舊塞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定語、狀語;形容未經(jīng)交戰(zhàn)就取得勝利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主謂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兵不血刃 、兵未血刃 、兵不接刃 |
| 反義詞 | 血流成河 |
| 成語例子 | 制勝以謀,兵無血刃。★唐·陸贄《誅李懷光后原宥河中將吏并招諭淮西詔》 |
| 成語謎語 |
比喻輕易得勝。參見「兵不血刃」條。唐.陳子昂〈燕然軍人畫像銘.序〉:「嘗聞西方之圣有能仁者,兇吉之業(yè)各報以直。則使元惡授首,群甿不孤。兵無血刃,荒戎底定,豈不在于大雄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