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寵辱 : 1.榮寵與恥辱。寵辱若驚是什么意思
謂君王以居下為道,得之則驚喜,失之則驚恐。 國語辭典得寵或受辱皆感到驚惶。語出《老子.第一三章》:「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」形容患得患失的心情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閉門思愆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。同“閉合思過”。 »
乳間股腳 比喻自以為安全的處所。 »
探觀止矣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 »
窮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棲身的樹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 »
成語解釋 | 無論受寵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動。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主謂式;作謂語;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|
成語結構 | 主謂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斤斤計較 |
反義詞 | 寵辱不驚 |
成語例子 | |
成語謎語 |
得寵或受辱皆感到驚惶。語出《老子.第一三章》:「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」形容患得患失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