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短錄長是什么意思
見“[[舍短取長]]”。
國語辭典舍棄短處,取用長處。宋.朱熹〈丞相魏國陳正獻公行狀〉:「謂宜廣收博采,舍短錄長。」也作「舍短取長」。
舍短錄長的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不計較別人缺點,取其長處,予以錄用。同“舍短取長”。
| 成語解釋 | 舍:放棄;短:短處,缺點;錄:采納;長:長處,優(yōu)點。指舍棄其缺點,汲取其長處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宋·朱熹《丞相魏國陳正獻公行狀》:“謂宜廣收博采,舍短錄長,用之繩墨之外,責以事業(yè)之成,勿拘小節(jié),勿課近效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舍短從長、舍短取長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《清史稿·世祖紀》:“若舍短錄長,則人有微技,亦獲見用。” |
| 成語謎語 |
見“[[舍短取長]]”。
國語辭典舍棄短處,取用長處。宋.朱熹〈丞相魏國陳正獻公行狀〉:「謂宜廣收博采,舍短錄長。」也作「舍短取長」。
不計較別人缺點,取其長處,予以錄用。同“舍短取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