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退堂鼓是什么意思
古時官吏退堂時要擊鼓。比喻做事時畏難退縮
你在自動鍵的創(chuàng)造上就作過貢獻了,為啥到這新的關(guān)口要打退堂鼓呢?——竹青等《有情人》
國語辭典古代縣官退堂擊鼓。《蕩寇志.第二四回》:「天錫隨著那承局參見了,遞上由冊折子,賀太平看了,打退堂鼓。」
比喻放棄、半途而廢。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.第五七回》:「如今聽說要拿他們作出頭的人,早已一半都打了退堂鼓了。」
成語解釋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?qū)徖戆讣Y(jié)束。現(xiàn)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元 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二折:“左右,打散堂鼓,將馬來,回私宅去也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動賓式;作賓語;比喻遇到困難就中途退縮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動賓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退,不能寫作“推”。 |
近義詞 | 半途而廢 、畏縮不前 、知難而退 |
反義詞 | 勇往直前 |
成語例子 | 我們做事一定要有恒心,不可以一遇到困難時,就打退堂鼓。 |
成語謎語 | 審案完畢 |
古時官吏退堂時要擊鼓。比喻做事時畏難退縮
你在自動鍵的創(chuàng)造上就作過貢獻了,為啥到這新的關(guān)口要打退堂鼓呢?——竹青等《有情人》
國語辭典古代縣官退堂擊鼓。《蕩寇志.第二四回》:「天錫隨著那承局參見了,遞上由冊折子,賀太平看了,打退堂鼓。」
比喻放棄、半途而廢。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.第五七回》:「如今聽說要拿他們作出頭的人,早已一半都打了退堂鼓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