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真孔草是什么意思
南朝宋羊欣擅長隸書,孔琳之擅長草書,皆名重一時(shí),因而并稱。真,楷﹑隸。 國語辭典南朝宋羊欣擅長隸書,孔琳之善寫草書,二人皆名重一時(shí),故并稱為「羊真孔草」。
| 成語解釋 | 真:真書,正楷。羊欣的正楷,孔琳的草書。指名書法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唐·張彥遠(yuǎn)《法書要錄》第二卷:“羊真孔草,蕭行范篆,各一時(shí)絕妙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法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蕭行范篆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清·李漁《意中緣·畫遇》:“若要古人的,有羊真孔草,蕭行范篆。” |
| 成語謎語 |
南朝宋羊欣擅長隸書,孔琳之善寫草書,二人皆名重一時(shí),故并稱為「羊真孔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