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不韙 : 1.不是;過錯。2.不善。3.即不若,傳說中害人之怪物。犯天下之不韙是什么意思
《左傳?隱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親親,不征辭,不察有罪,犯五不韙而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!”后以不顧一切,公然干普天下的人認(rèn)為不對的事情為“犯天下之不韙”。
國語辭典韙,是。犯天下之不韙指不顧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認(rèn)為錯的事。清.顧炎武《日知錄.卷一七.正始》:「如山濤者,既為邪說之魁,遂使嵇紹之賢,且犯天下之不韙,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。」也作「冒天下之大不韙」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斐然向風(fēng) 見“斐然鄉(xiāng)風(fēng)”。 »
伺瑕導(dǎo)隙 指尋釁生事。 »
守經(jīng)達(dá)權(quán) 經(jīng):正道,原則;權(quán):權(quán)宜,變通。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、不固執(zhí)。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