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的網絡解釋
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出自《荀子·王制》,意思是水可以載著舟行駛,同樣也可以讓舟覆滅。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話告誡眾人,久之成了李世民的“名言”。
| 成語解釋 | 比喻在平時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困難和危險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《后漢書·皇甫規傳》注引《孔子家語》:“孔子曰:‘夫君者舟也,人者水也。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。君以此思危,則可知也。’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勸誡人 |
| 成語結構 | 復句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作為統治者應該明白“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”的道理,不能貪求無厭 |
| 成語謎語 |
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出自《荀子·王制》,意思是水可以載著舟行駛,同樣也可以讓舟覆滅。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話告誡眾人,久之成了李世民的“名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