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焦熬 : 1.謂因受熬煎而發(fā)焦。形容極為干燥。2.指受熬煎而變焦發(fā)脆之物。參見"焦熬投石"。3.比喻極端困苦。投石 : 1.見"投石超距"。
焦熬投石是什么意思
謂以至脆之物攻堅石,勢在必敗。 國語辭典焦熬,燒焦而質(zhì)脆的東西。焦熬投石指用焦脆的東西投擲在石塊上。比喻自取毀滅,勢必失敗。《荀子.議兵》:「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,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、文之節(jié)制,桓、文之節(jié)制不可以敵湯、武之仁義。有遇之者,若以焦熬投石焉。」
成語解釋 | 拿非常脆的東西去碰石頭。比喻事情一定失敗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荀況《荀子 議兵》:“桓文之節(jié)制,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,有遇之者,若以焦熬投石焉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主謂式;作賓語;比喻事情一定失敗 |
成語結構 | 主謂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以卵擊石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秦昭襄王52年》:“若以焦熬投石焉。” |
成語謎語 |
焦熬,燒焦而質(zhì)脆的東西。焦熬投石指用焦脆的東西投擲在石塊上。比喻自取毀滅,勢必失敗。《荀子.議兵》:「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,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、文之節(jié)制,桓、文之節(jié)制不可以敵湯、武之仁義。有遇之者,若以焦熬投石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