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飛耳 : 1.能聽遠方聲音的耳朵。猶順風耳。長目飛耳是什么意思
《管子.九守》﹕"一曰長目﹐二曰飛耳﹐三曰樹明﹐明知千里之外﹐隱微之中。"后用以指擴大視聽的手段。生僻成語小百科
探觀止矣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 »
守經(jīng)達權 經(jīng):正道,原則;權:權宜,變通。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、不固執(zhí)。 »
晝警暮巡 白天黑夜警戒。比喻防范嚴密。 »
祛蠹除奸 驅除禍害,消除奸佞。 »
| 成語解釋 | 看得遠,聽得遠。比喻消息靈通,知道的事情多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管仲《管子 九守》:“一曰長目,二曰飛耳,三曰樹明,明知千里之外,隱微之中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擴大視聽的手段 |
| 成語結構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《宋書·王微傳》:“微與湛書曰:‘……比君曰表里,無假長目飛耳也。” |
| 成語謎語 | 千里眼,順風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