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山崩 : 山坡上發(fā)生的規(guī)模巨大的崩塌。往往毀壞建筑物、堵塞河道或交通線,危害很大。山崩川竭是什么意思
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梟蛇鬼怪 比喻丑惡之徒。 »
守經(jīng)達權(quán) 經(jīng):正道,原則;權(quán):權(quán)宜,變通。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、不固執(zhí)。 »
國不堪貳 國家受不了兩屬情況的存在。 »
| 成語解釋 | 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認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周語》:“夫國必依山川。山崩川竭,亡之征也?!?/td>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山崩水竭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二回:“山崩川竭,其象為脂血俱枯,高危下墜,乃國家不祥之兆。” |
| 成語謎語 |
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