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搴旗 : 1.拔取敵方旗幟。2.高舉旗幟。斬將搴旗是什么意思
砍殺敵將﹐拔取敵旗。形容勇猛善戰。 國語辭典形容勇猛善戰或鏖戰沙場。《史記.卷一二九.貨殖傳》:「陷陣卻敵,斬將搴旗。」《三國演義.第五三回》:「即使斬將搴旗,威振疆場,亦偏將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。」也作「斬將奪旗」。
| 成語解釋 | 搴:拔取。拔取敵旗,斬殺敵將。形容勇猛善戰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,諸生寧能斗乎?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 |
| 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斬將奪旗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即使斬將搴旗,威振疆場,亦偏將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三回) |
| 成語謎語 |
形容勇猛善戰或鏖戰沙場。《史記.卷一二九.貨殖傳》:「陷陣卻敵,斬將搴旗。」《三國演義.第五三回》:「即使斬將搴旗,威振疆場,亦偏將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。」也作「斬將奪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