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龍入海是什么意思
比喻放走敵手留下后患。 國語辭典比喻放走強敵,自留禍根。《三國演義.第二一回》:「此放龍入海,縱虎歸山也。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」
生僻成語小百科
貴不期驕 謂顯貴的人盡管不希望自己染上驕恣專橫的習氣,但它仍然在不知不覺中滋長起來了。語本《書·周官》:“位不期驕,祿不期侈。”孔傳:“貴不與驕期,而驕自至;富不與侈期,而侈自來,驕侈以行己,所以速亡。” »
鬼爛神焦 形容火災慘烈,眾多的人被燒死 »
伺瑕導隙 指尋釁生事。 »
| 成語解釋 | 比喻放走敵人,留下后患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21回:“此放龍入海,縱虎歸山也,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”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留下后患 |
| 成語結構 | 動賓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放虎歸山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我們不能干放龍入海的事情 |
| 成語謎語 |
比喻放走強敵,自留禍根。《三國演義.第二一回》:「此放龍入海,縱虎歸山也。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