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子莫若父是什么意思
了解兒子的無過于父親。 國語辭典能了解、深知兒子的,莫過于他的父親。《管子.大匡》:「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」《三國演義.第二八回》:「此子果然不肖,適才老翁所言,真知子莫若父也。」
知子莫若父的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春秋時(shí),越國宰相范蠡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,被楚國判了死刑,決定秋后處決,范蠡聞?dòng)崳泵?zhǔn)備了千兩黃金和一封書信,叫小兒子到楚國請(qǐng)他的結(jié)拜兄長(zhǎng)——楚國宰相幫忙。
大兒子聽到這件事后非常生氣,就問父親這么重要的事,為什么不讓他去。范蠡對(duì)他說:"如果派你去,你二弟必死無疑;只須小弟去了才能救活你二弟。"大兒子一聽更不服氣了:"同樣有禮物,有書信,為什么我就辦不成?"范蠡拗不過他,只好讓他去,臨行囑咐他無論事情能否辦成,禮物千萬都不要帶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