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濁言清的網絡解釋
行濁言清,中國成語,指行為污濁,言語倒很清高。多指言行不一。出自元代喬夢符《揚州夢》第四折:“杜牧之難折證,牛僧孺不志成,都一般行濁言清。”在句中作賓語,是形容性的成語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閉門思愆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。同“閉合思過”。 »
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,山嶺倒塌。多形容巨大變故。 »
探觀止矣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 »
乳間股腳 比喻自以為安全的處所。 »
| 成語解釋 | 說得好聽而行為卑劣狠毒。形容言行不一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唐·李虛中《命書》卷中:“言輕行濁,執不通變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貶義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 |
| 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口蜜腹劍 |
| 反義詞 | 言行一致 |
| 成語例子 | 杜牧之難折證,掉僧孺不志誠,都一般行濁言清。★元·喬孟符《揚州夢》第四折 |
| 成語謎語 |
行濁言清,中國成語,指行為污濁,言語倒很清高。多指言行不一。出自元代喬夢符《揚州夢》第四折:“杜牧之難折證,牛僧孺不志成,都一般行濁言清。”在句中作賓語,是形容性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