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
同"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"。 國語辭典(諺語)?不深入險境,就不能獲得勝利成功。《三國志.吳書.卷五四.呂蒙傳》:「蒙曰:『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』」也作「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」。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不進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危險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須的成果。同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。
成語解釋 | 探:探測;安:怎么。不進老虎窩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呂蒙傳》:“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分句;指只有經(jīng)歷艱難才能成功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復(fù)句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|
成語謎語 |
(諺語)?不深入險境,就不能獲得勝利成功。《三國志.吳書.卷五四.呂蒙傳》:「蒙曰:『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』」也作「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」。
不進老虎洞,就捉不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危險境地,就不能取得必須的成果。同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