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三分 : 1.謂一分為三。2.指三國史話。3.十分之三。鼎足 : 鼎的腿,比喻三方面對(duì)立的局勢(shì):~而三ㄧ勢(shì)成~。
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
形容三分天下、鼎足而立的局面
國語辭典比喻三方勢(shì)力均等、共存的局面。參見「鼎足而立」條。《文選.嵇康.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「自謂三分鼎足之勢(shì),可與泰山共相終始。」元.關(guān)漢卿《單刀會(huì).第一折》:「想三分鼎足已定,曹操占了中原,孫仲謀占了江東,劉玄德占了西蜀。」近三足鼎立
成語解釋 | 鼎:古代炊具,三足兩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愿披腹心,輸肝膽,效愚計(jì)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誠能聽臣之計(jì),莫若兩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勢(shì)莫敢先動(dòng)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指三足鼎立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偏正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三分鼎立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4回:“三分鼎足渾是夢(mèng),蹤跡空留在人間。” |
成語謎語 |
形容三分天下、鼎足而立的局面
國語辭典比喻三方勢(shì)力均等、共存的局面。參見「鼎足而立」條。《文選.嵇康.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「自謂三分鼎足之勢(shì),可與泰山共相終始。」元.關(guān)漢卿《單刀會(huì).第一折》:「想三分鼎足已定,曹操占了中原,孫仲謀占了江東,劉玄德占了西蜀。」近三足鼎立